据《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年7月20日报道,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抗病毒疗效与安全性好,病毒耐药突变率低。
据介绍,为研究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6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一项临床实验。研究人员将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和拉米夫定100mg/d,并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96周。观察48、72、96周时,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eAg、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病毒耐药突变率、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情况。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显示,治疗48周时,ALT、AST、白蛋白及总胆红素复常率,阿德福韦酯组分别为82.8%、86.2%、37.9%和82.8%,拉米夫定组分别为71.4%、85.7%、50.0%和75.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495、0.107、0.424和0.155,P值均>0.05),且随着疗程的延长,患者肝功能指标复常率无明显变化。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 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19.298和20.787,P值均<0.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程的延长,阿德福韦酯组HBV DNA水平不断降低(F=6.34,P<0.01),拉米夫定组无明显差异(F=1.10,P>0.05)。患者血清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转换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均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周时的病毒耐药突变率,拉米夫定组为25.0%,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的3.4%(χ2=3.843,P<0.05)。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随着疗程的延长均维持较低水平,Child-Pugh分级在治疗至96周时均有所提高。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率,阿德福韦酯组34.5%,拉米夫定组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05)。
据此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认为,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抗病毒疗效与安全性好,病毒耐药突变率低。 |